程知曰:阳邪结于上,阴邪结于下,手足厥冷,小腹满,按之痛,其为阴邪下结可知,此当用温、用灸。于此可知少阴病形悉具,而渴者有寒热二端之别也。
自和者,言脉与病不相背也,病虽甚不死。脉浮,鼻中燥者,必衄血也。
盖治其热则愈厥愈利,治其厥利则愈热,不至阴阳两绝不止耳。阳受气于胸中,发汗过多,令阳气微,膈气虚,客热外越,故脉数也。
彼此相兼合,而有轻重多寡之不同,谓之并。刺期门者,热入阴分,实在阴,随其实而泻之,则荣气和而心气下通,故濈然汗出阳明病,口燥,但欲漱水不欲咽者,此必□。
方有执曰:几几,鸟之短羽者,动则引颈几几然。值时令寒冷,或其人有寒,用阴旦汤,即桂枝汤加干姜也。
即有阳明内结,□语烦乱等证,浑不为意。故暍证禁用汗、下、温针,谓汗则伤阳,下则伤阴,温针则引火内入也。